德國純素餐,由政府親自推動!,欠更硬豆腐,民眾依然夯無肉 2nd更新2017/0404
圖1.德國水果攤位比寶島大城市的超商還密集,算是純素最佳來源之一.
圖2.德國人愛吃硬豆腐,所以德國豆腐廠製造比寶倒傳統(板)豆腐更硬的豆腐!
硬度約等於仙島的豆乾,百頁豆腐,油豆腐=炸豆腐=煎豆腐,凍豆腐,
但是 寶島還有更硬的豆腐乾, 為什麼不賣到德國?
圖3.偏軟一些的口感,Q度剛好的豆干:
中國大陸的豆(腐)乾 比寶島的薄,鹹香爽口.硬中帶韌.久放不壞。
但是比起仙島的真空包裝薄豆乾,要軟多了!
圖4-5. 可惜 寶島的 乾薄硬 豆腐,更硬多卻是 基因改造,否則可在德國熱銷!
結論1:
德國肉奶越便宜,吃素人口卻越來越多.
是吃膩單調口味?
還是量產的肉奶越來越沒有生命能量?
結論2:
德國環保部提供純素餐,理由是肉奶生產嚴重危害氣候變遷!
還將 增收 動物產品 稅
德國人嚴謹工作態度,證明肉奶產業 確實嚴厲殘害地球生態!
結論2:
德國喜歡吃硬麵包,硬肉乾,硬起士,豆腐太軟不喜歡吃,
所以在德國作豆腐必須作寶島罕見的硬豆腐!
更硬豆腐,如:油(炸)豆腐,凍豆腐,豆乾,炸/烤豆乾,炸豆皮,甚至於更硬的乾豆乾!
如果有人引進德國,一定賺翻天!
緣起:
今年2017德國環保部門推行全素宴,強調吃素環保,
呼應國內越來越多人吃素趨勢,
引起德國農業部門抗議,認為管太多.
德國也將對有害環保的肉奶產業減稅過多產品課稅!
這是繼
去年2016義大利-杜林Turin最年輕女市長
帶220萬市民打造第1個全素食城市
後,又一政府勇敢保護環境的措施!
德國肉類與牛奶產量過多,價格便宜,但肉店卻減少13%.
其原因是民眾覺醒,少吃肉奶愛地球?還是吃膩肉奶?
註:德國鮮奶1公升只賣NT$17,比寶島的瓶裝水還便宜!
英國與美國也有類似趨勢:少吃肉,多吃素!
因此美國也和德國一樣,把生產過多的肉奶,轉銷全世界.
其實美國應學德國,肉奶工場改生產純素產品,如:豆腐,素火腿...
欣聞齋藥:
*德國素食又一動作-抗氣候暖化新政:擬增收「動物產品稅」2017/0203
德國環境部:政府對肉類與起司等動物產品減稅補助已達52億歐元
目前只對動物產品課徵與穀物蔬果相同的7%增值稅並不公平,
因為造成危害環境! 未來將對動物產品課徵19%稅
*德環保部推行全素宴 被指向肉食人士宣戰 2017/0226香港蘋果日報
德國環保部門為宣揚肉食對環境的危害,以身作則推出純素官方餐單,
到訪賓客全部享用素菜,連著名的德國香腸亦消失不見,
成為全球首個全素菜的政府部門,
被政界人士形容是向肉食人士宣戰。
德國政府部門通常向賓客提供香腸卷、脆皮腸和牛肉湯等菜式,
本月環保部1次座談會午宴:沙拉、蘋果、蜜糖蘿蔔和黃豆千層麵等素菜。
環保部:樹立榜樣,讓公眾關注可持續性問題和食肉對自然界帶來的後果。
對外場合中去除魚和肉,將部門一直宣傳的觀念付諸實行,言而有信。
措施未獲其他部門支持,僅得發展部稱會盡量減少魚肉菜式。
農業部長批評環保部「走後門」,指公眾有權自由選擇菜式。
上屆大選曾推動「每周素菜日」的綠黨,前黨魁亦指應管制肉食生產而非消費者,
沒人會對收緊管制大規模畜牧有意見,但當局不應犯錯去規範人們的生活方式。
*德國新規:政府宴請都吃素 2017/0301
*德國環境部為環保只供素食 2017/0226
*比吃肉環保?德國環境部對葷菜說不 2017/0226國際日報
*德國法院不支持學校提供素食,青少年茹素誰可決定?惹起爭議2016/0822
*2013德國綠黨希望在9月國會大選後推動每週有1天素食日,先從公私機關餐廳做起
*2016德國吃素的人口,以每年七萬人增加,目前已達100萬人,占德國總人口1%
6萬多人集中3天嚐素歡,不知肉味,今年這場素食節已經舉辦第8屆
2015素食市場規模~台幣已150億元。
德國素食聯盟VEBU調查:
全國1/10人奉行素食Vegetarian,
1%的人堅持更嚴謹的全素Vegan。
雖然官方沒有柏林素食者統計數字,但從素食店的多寡可知一二,
法蘭克福、慕尼黑、漢堡各地的素食店數量10至30間,
單是柏林便有超過130家素食店,素食友善Veg-friendly食肆多達250間
柏林有很多代名詞:鐵幕圍城、創意之都、彩虹城市,
2015年又被美國飲食雜誌《Saveur》封為全球素食之都。
德國柏林被評為「世界素食城市」,扭轉大眾對蔬食不美味的刻板印象,
素食者能在德國品嘗到食物的新樂趣。
*2014德國食品市場出現兩位數成長項目僅有植物性產品,
如:
牛奶仿製品消耗量提高59%,
黃豆製優格增加43%,
黃豆飲料攀升15%,
肉類替代食品+13%,
肉類+香腸類食品以及牛奶飲料之耗量則分別下挫4%及3%,
去年每人平均肉食消耗量已降至60公斤,與德國茹素人口長期遞增有關,
90萬位純素食主義者Vegan,相當德國總人口1%,
這些人不但不吃肉類食品,且拒絕所有與動物有關的食物及產品
五年前德國全國2.6萬家肉店,如今則僅存2.27萬家,5年間總共減少13%
就連一些屠宰場或香腸製造商也認清市場走向,已紛紛開始生產素食產品。
3年前首府柏林原本僅有一打純素食餐廳,2014年底總數已倍增至28家。
銷售通路,除專門銷售6000種純素食品的超市-Veganz已在全德大城有分店外,
其他食品連鎖商已在其130家分店中設有純素食品專櫃,
業界巨擘亦不甘落後,早已在店中冠以自有品牌之有機食品貨架上
安插些純素食品供銷,
不料消費者反應奇佳,因此該公司已開始與Veganz簽約合作,自今年6月起,
容許旗下4000家獨立經營的分店店主,
自行挑選由Veganz提供的200種純素產品放在分店銷售,
也挑選了50家分店,在這些店鋪內由服務人員提供一些新鮮素食或純素產品試銷。
另由生產有機純素食品的公司,自2008年起,不但每年營收皆成長50%,
該公司員工數亦已由6人增加到50人
也可看出德國素食市場蓬勃發展的一斑。
目前不少豆腐加工廠的產能已經到達極限,而不得不拒絕一些大型訂單。
德國素食者聯盟已說服星巴克咖啡連鎖店推出一種純素三明治,
德國鐵路公司也打算在餐車中增加一道供素食者享用的義大利麵
*德國因為保育意識抬頭,不吃肉的素食民眾,越來越多,
流行用豆腐取代一般肉類,來製作料理,
甚至德國名產-德國香腸,也有「豆腐版」
豆腐切丁,作成涼拌沙拉,是德國家庭最常見的吃法,
超市出現 橄欖、咖哩芒果 煙燻、青醬、杏仁、蘑菇等口味的奇特豆腐20多種,
相當受民眾歡迎。
*德國士兵餐有兩種主食:漢堡,中餐炒豆腐和肉。
*進化的豆腐!健康安全 搶進德國市場2014/1114
德國人偏好加味、口感較硬豆腐,有機手工豆腐價格比台灣有機豆腐貴上10多倍,
但每年消費量仍以10%的速度成長。
德國西部大城科隆,每年夏天辦流行音樂豆腐節,
饕客大口吃的是撒咖哩粉的熱狗和香腸,德式香腸是豆腐製成的香腸。
消費者:做得很好吃,跟真的香腸沒什麼分別,我不吃肉,所以豆腐香腸很好。
這個4年前開始活動,人氣一年比一年高,參加多是年輕人,1天超過1千人來捧場,
這條寫著「豆腐街」的街道,正是通往豆腐香腸工廠的路,
30年前設廠的老闆,被豆腐豐富蛋白質和美味所吸引,從日本進口機器不斷嘗試,
開發出適合德國人,吃起來像起司、口感偏硬的豆腐產品。
住柏林的柯威克,2年前作豆腐,原料只購德國農家有機栽培大豆,加入豆腐野菜,
只從柏林近郊進貨,講究「地產地銷」低碳食物里程。手工製作1天只產60公斤,
德國才有的煙燻香芹豆腐,100公克2塊歐元~台幣76元。
製作完成後,老闆親自配送到露天市集,交通工具是環保的單車。
*為什麼德國人不愛吃豆腐?2008/0604
假設1:他們沒吃過 他當乳酪吃,所以覺得不好吃
假設2:德國的豆腐不好吃,所以他們不愛吃
3.跟來過台灣的德國人討論出來:德國人不喜歡吃軟的東西,豆腐太軟
德國食物,麵包,燻肉,Kaese…都是硬硬的(尤其是麵包,真的超硬…
吃他們的麵包好像啃木頭…重點是,看起來也像木頭阿~~)
不管德國人對豆腐如何,還是得找豆腐吃?在哪裡買豆腐?當然是亞洲超商
評論:
13年前在上海一般超市,也很難看到豆腐!後來去到遠處的家樂福,也是常缺貨!
20年前在美國一般超市,不曾見過豆腐,
印象中,有一次在中餐館吃到炒波菜,開心1個月!
目前德國人不愛吃豆腐,原因是沒人賣較硬口味:
應該賣
百頁豆腐,硬的板豆腐,
炸油豆腐,炸凍豆腐,
豆乾,炸凍豆乾,
硬梆梆的五香豆乾,硬梆梆的五香豆乾絲
炸豆皮,炸豆乾絲
10種較硬的豆腐!
*顏值高!德國豆腐坊驚現萊爾克斯 「豆腐西施」機器人2016-0222
豆腐西施,歡迎大家來品嘗中國最地道最純正的豆製品
尋著聲音過去,只見一位身著中國旗袍的智能機器美女
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
其隨著石磨一圈一圈地,悠悠走動著,體態輕盈。
「豆腐西施」一邊幹活,還一邊地跟顧客對話聊天,眾人愛慕不已。
1家中國人開的豆腐坊,專門生產並銷售豆腐 、豆漿、豆腐皮等豆製品,
引用德國LIECTROUX萊爾克斯的智能機器人,
讓其不停地推石磨以降低人工,可以吸引和娛樂觀眾。
豆製品是中國綠色健康食品。已有2100多年歷史,深受人民的喜愛。
希望借著國際名牌的德國LIECTROUX萊爾克斯的美女機器人,
讓中國的豆製品,象中國的茶葉、瓷器、絲綢一樣享譽世界。
德國LIECTROUX萊爾克斯研究院:
除了智能掃地機器人、軍事智能機器人、醫療護理智能機器人外,
我們也在著重研究服務型的機器人。
這款名為「豆腐西施」的智能機器人,使用最新開發的表皮材料,
其顏值已大幅提高。我們希望服務型的智能機器人不僅會幹活,
還會跟人聊天,長得好看,
最好是像中國人常說的沉魚落雁、閉月羞花的那種女子。
*2015/0814四川省瀘州市七旬老人鄒屬民發明的機器人
在龍馬潭區蓮花池街道搖翔路的餐廳內推石磨豆花,
引來衆多市民看新奇
*德國豆腐在德國店買 bio的 不便宜....
買了原味,煙燻口味與怪怪樣子味(很像絞肉)
原味跟豆腐味道很像,煙燻的吃起來好奇怪
*德國 亞洲超市買的 法國興成(傳統)豆腐:
接近嫩豆腐 但是還沒有到一碰即碎那麼嫩.
BIO豆腐 較粗 較硬(類似寶島的板豆腐?) 沒有豆的臭味
*德國雜誌:臭豆腐是「憋氣」美食2012/1129
美國有線電視台CNN曾報導過臭豆腐為台灣不可或缺的平民美食,
日前德國專業美食雜誌「BEEF」也以「憋氣吃
*2014/0610TVBS 竹科工程師轉行賣臭豆腐:
德國豆腐,好吃秘訣:以德國酸白菜取代泡菜,搭配芥末醬蓋調臭味
*台北王朝酒店 德國籍總經理以豆腐+杏仁打汁,蓋掉皮蛋臭味,作成冰沙冷飲
*德國出現銷量亮眼亞洲超市「新四寶」:泡菜、泡麵、豆腐,東方茶。
*德國比超商還多的水果攤2010-0801
這些水果攤最常見在街道轉角處或地鐵火車站外,
遊客區或廣場等地方都可以看到。
很簡陋,存貨量不多,一天內可賣完份量。
有時生意好,很快賣完提早收攤回去休息。
這種攤子售賣的只有時令的水果.
老闆用一個像漏斗形狀紙袋來裝那些水果,
然後就會看到客人拿着一邊走一邊吃,似乎是連洗都不洗就直接吃了。
德國人對水果品質有信心?
德國8200多萬人口,農業人口只130萬,農業産值占産總值不到1%。
德國農業卻是非常發達和現代化的,1個農業人口可以養活140個人。
歐盟內部,德國是僅次於法國、義大利的農產品生産大國,
農業用地占國土面積50%,糧食能自給,肉、蛋、奶還有剩餘出口。
德國人工資高,生産用量非常大,水果業是德國農業最沒優勢
德國是典型水果消費大國,消費數量很大(人均年消費各類水果50kg),
水果消費檔次也相對較高。蘋果和香蕉是德國人最喜歡吃的水果,
蘋果人均年消費2Okg,香蕉人均年消費10kg,
其次是葡萄、獼猴桃、柑橘和梨。
德國人果汁消費量也非常大,
每年大量進口鮮食水果,各種果汁飲品和果汁原料。
除了連綿不斷的森林、草場、牛羊、玉米田外,
河谷兩邊山坡地上整齊連片的葡萄園,用來釀造葡萄酒
相對於肉蛋奶和麵粉,水果是德國價格相對較高的農產品
德國水果市場行情:自産水果貴,進口水果便宜,
德國民衆對本園的水果質量更爲信任,對其口感也更爲喜歡
德國早餐:香腸、冷肉、新鮮水果,缺一樣就不是經典!
德國人以麵包與馬鈴薯為主食,早上喝滴漏式黑咖啡,
早餐有冷肉、乳酪、烤牛番茄、炒蛋、香腸、麵包 新鮮水果(酸)
*2016國際市調公司Mintel:
英國35%的人是彈性素食者,今年還預計增加10%
美國近十年來,每人吃肉比率已降10%,730萬人吃素,2280萬人是彈性素食者。
*防骨質疏鬆不只靠牛奶:硬豆腐高鈣入膳健骨2016/1102蘋果日報
硬豆腐、豆腐花及高鈣豆奶哪一款最高鈣?
答案:硬豆腐。
營養師:硬豆腐加入食用石膏粉以幫助凝固,含鈣量豐富,
成人吃1/3磚硬豆腐~80克可攝取546毫克鈣=全日建議攝取量七成
高鈣豆奶即豆漿是另一選擇,其他含鈣食物:杏仁、黑芝麻;紅腰豆、鷹嘴豆等,
吃1湯匙黑芝麻可攝取126毫克鈣質,可混入麥皮、高鈣豆奶或白飯。
莧菜、菠菜、白菜、芥蘭及西蘭花等深綠色蔬菜亦含鈣。
不建議每日攝取多於2,000毫克,因為攝取過量+缺飲水,增加生腎石風險。
*用鹽滷作凝固劑製成豆腐,硬度彈性和韌性較強,稱北豆腐,老豆腐、硬豆腐。
南豆腐以石膏作為凝固劑,其水分相對較多一些(又叫板豆腐)
*日本軟豆腐叫「絹豆腐」,硬豆腐叫「木綿豆腐」。
*豆之味有機手工板豆腐
豆之味有機凍豆腐=日本高野豆腐=冰豆腐=凍豆腐;以手工板豆腐預切小塊冷凍製成
口感粗獷而有彈性、凍後組織棉密,能吸收各式湯、醬汁
*香港常見嫩豆腐(水豆腐)、硬豆腐、布包豆腐,日本絹豆腐、木綿豆腐。
布包豆腐,與豆腐花差不多滑,石膏粉含量多點,所以較堅實
*森永硬豆腐,並不是硬如石頭, 只是比軟豆腐稍為硬實一些
德國豆腐只賣硬豆腐,可惜德國人沒有吃過超硬豆腐,否則會愛上它!
*豆卜:中空、索汁力佳。切小塊炸。不應有油膉味=油(炸)豆腐
*德國農產對戰TTIP :血汗乳牛、氯洗雞與瘦肉精豬2016/06/14
1公升不含生長激素、合歐盟食安規範鮮奶0.46歐元(NT$17)比台灣瓶裝水還便宜。
目前賣1公升牛奶,酪農所拿到低於0.2歐元,生產成本至少0.4歐元。產越多賠越慘。
德國農業生產普遍的結構性困境,無法只靠單一紓困方案來解決。
除奶製品外,馬鈴薯、穀類、蔬菜、肉類.等產業,也都已接近爆發類似危機臨界點
農產自給率超過九成、以優質產品享譽全球市場的世界第三大農產出口國
1962年,德國連鎖食品店ALDI轉型成廉價超市Discounter經營模式,
隨著ALDI零售王國版圖的迅速壯大,德國也正式開啟食品價格流血下殺的競爭時代。
德國消費者選牛奶、乳酪、優格、麵包、香腸、洋蔥、馬鈴薯、萵苣.基本農產品時,
75%消費者挑選架上最便宜的;卻不吝於花錢買白蘆筍、櫻桃、草莓等昂貴農產。
追求極致低價、卻又同時要求食品安全與消費者保護的高標,在德國消費者的意識中並行不悖,
高度依賴政府補貼與出口外銷來生存的高壓產業。除靠政府補貼苦撐之外,常須依賴副業,
如:酪農賣牛糞給電廠作沼氣發電之用。
德國農產品壓迫外銷國當地產業,最著名的是雞肉:德國人只吃雞胸肉,
因此雞翅、雞腿以及內臟等難賣部分,以低價傾銷非洲,摧毀非洲雞農的生計。
1950德國150萬戶酪農至今剩不到7.5萬戶。預估今年價格危機將造成4千戶酪農破產被兼併。
德國牛奶年產能迎來3200萬噸高峰,100億歐元產值,50%外銷,只有37%直接在德國零售。
外銷的奶製品,價格是法國和義大利的1/3,市場涵蓋歐盟、北非、阿拉伯半島、美國、俄羅斯、中國。
中國近年陷入經濟與消費力成長趨緩瓶頸,影響德國的牛奶價格。
2014年歐盟對俄羅斯實施經濟禁運。這兩個因素造成德國牛奶價格從2013年起就一路下滑的趨勢。
儘管價格一路下滑,2015德國奶製品產量與總體出口量繼續向上打破紀錄。
因為歐盟2015年3月底解除牛奶生產限額管制,期待可以吸引更多資金挹注,增加酪農收入。
結果反而形同解除大型工業化農場的枷鎖,讓它們憑著資本優勢在供過於求的低迷價格中,
逆勢增加生產、帶頭繼續壓低價格,進行惡性競爭並且併吞小農。
全球牛奶早已供過於求,德國酪農場就將在短時間內全部倒閉、停止牛奶生產。
牛奶的案例:全球化叢林生存競爭,不可能單純只依循「市場機制」來運作。
德國酪農聯會呼籲聯邦糧農部重啟生產限額的管制、提供減產補助的配套措施,
藉此遏制生產過剩及惡性競爭的局面。
目前找不到客觀科學根據:
基改作物、雞肉表面殘留的氯水、或牛肉和豬肉中殘留萊克多巴胺Ractopamine瘦肉精,
長期攝取對人體健康會造成什麼影響,學界都還沒有最終定論。
檯面上對「科學根據」要求反映只是談判中施壓的話術。
面對不確定的風險,爭論一直都在「先慮原則」和「後慮原則」的矛盾上打轉,
背後也始終都是包裝成「政治訴求」的赤裸裸利益衝突。
*乳價太低 歐洲奶農「倒奶」抗議2008/0918
法國各地奶農在0918展開白色日行動,共傾倒420萬公升牛奶。
法國和德國奶農19日又聚集在連接德國基爾與法國斯特拉斯堡的「兩岸橋」上,
向萊茵河傾倒了大量牛奶,抗議牛奶價格過低,
並開100輛拖拉機,從斯特拉斯堡到基爾,將25~30萬升鮮牛奶倒入田地裡。
日前比利時奶農聯合起來抗議奶價過低,將300萬升牛奶傾倒在農田,
價值超過160萬美元,相當於所有奶農一天的產奶量。
奶農們對歐盟的牛奶配額政策非常不滿,政府又不願補助,
「倒奶」事件繼荷蘭奶農在阿姆斯特丹一塊農田裡倒掉12萬升牛奶後,
德國奶農也在柏林農業部大樓前,倒掉7000公升牛奶抗議,
並阻止牛奶運送,抗議歐盟及德國沒有做好產銷平衡,令農民損失慘重。
法國奶農罷工,已造成全國鮮奶產量下跌一成。
法國政府宣布向畜牧業追加撥款3千萬歐元助奶農應對危機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