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道塞車解套方法
討論:
高速公路塞車並非新聞,
但是要解決,有7方法沒有好好用:
1.國道改名低速公路:
國道免收費, 又不敢取締慢速車, 也不敢實施高乘載, 改名低速公路.
因為寶島沒足夠土地蓋那麼多路來滿足大量汽車要求免費過路與停車需求!
2.假日加N倍收費:
許多路段假日塞車,如果假日加N倍收費能夠改革塞車狀況,相信大家皆大歡喜.
3.取締慢速:
內側車道限速100公里以上,(不論多塞車),否則重罰.
如此,龜速車才不會佔用內側車道.
大陸許多高速公路都是內側可以更高速!
4.高乘載要更高:
早期高乘載是4人,一般小汽車至少可載5人,後來卻放水為3人,難怪會塞車!
目前3人應該叫中乘載!
或是改假日1車5人免費,1車4人收費,1車3人2倍收費,1車2人3倍收費,1車1人4倍收費.
5.免費時段改短:
以前免費時段較短,現在居然越來越長,
0-4點免費才合理,卻變成0-7點免費,5-7點大塞車!
6.路肩收費:
愛走路肩,以10倍收費,讓趕時間的人可以付錢走快一點.
7.長隧道(雪隧)加倍收費:
目前長隧道連專任消防車都買不起,必須等外地消防隊支援,
如果加倍收費,至少車流較順暢,就不易因為隧道溫度過高而火燒車.
否則,將出現更嚴重連環火燒車慘劇!
請交通部官員要知道如何給汽車駕駛高速的服務,
不要掛名高速公路,所有佩套措施卻只有提供廉價低速服務,
圖利石油公司&醫院.
(讓石油公司賺更多汽油費,
醫院也因為汽車廢氣增加+駕駛人身心疲勞兒大賺錢!)
如果讓國道不塞車,寶島空氣將更好,
齋藥:
*清明大塞車 葉匡時:錯估尖峰時段
這次清明節未實施高乘載管制,是因為清明節民俗的緣故,
民眾多半在當天中午之前掃完墓,
如實施高乘載,恐造成偏遠地區、1台車上只有1、2人的用路人困擾,
且過去清明節曾實施高乘載管制,引發不少民怨。
交通部雖準確預估國道流量,卻錯估「尖峰時段」,
原本0時至7時國道不收費,是為了在離峰時段分流車潮,
但這次假期的尖峰時段出現在清晨6點,
未來考慮調整免收費的時段,例如調整至23時至翌日5時。
這次國道交流道的匝道儀控反應太慢,做得不夠理想。
*清明塞車檢討耗7天 交長挨轟2013/0410
評論:
交通部長不懂民間疾苦,許多公墓是整天塞車到傍晚.
短短高速公路開車居然比跑馬拉松還久,太可笑!
就是太過討好駕駛人才如此!
施政建言:
希望能確實改善國道塞車:
1.國道無免費時間與里程.
2.不要怕中乘載管制.
3.假日要加N倍收費.
4.路肩收費.
5.內側車道低速重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