汐止與南港間的腳踏車攻略-與機車爭道 2nd更新2015/0815
圖1. 1918建立的五分吊橋, 改成觀景台,上面長滿葉子,不易發現!
右岸在垃圾山旁還有一吊橋遺跡, 2處遺跡都只有一半,對面(左岸)無吊橋遺跡.
6月份颱風時,樹木修剪光,還它全裸.
結論:
汐止往返南港,騎單車,請添購重機防護裝備!
緣起:
今年起,基隆河單車道汐止-北市段變成多事之路!
封路施工卻語焉不詳!
為了避免增加與機車擦撞機率,
上班改跑步半小時以上去,下班搭公車來回.
但是空氣不好,考慮再騎單車與機車共舞, 停止跑步半小時上班,
沒想到基隆河單車道汐止-北市段通車7年,
竟然有7年之癢,胡亂封路,讓單車族不方便!
去年底(2014),東湖往南港的跨河單車便道,施工半年以上終於通車,
想不到2015卻更不順暢!
2015年初,好好單車道路,基2門單車道出現施工封閉警告牌,沒理由,沒期限,也沒施工!
心想:莫非又與垃圾山施工一樣,地面鋪凸出鋼板不警示?(害死逼騎士-3家公司隨老闆之死而倒閉!)
沒想到發生空難,基2號水門往三重橋道路不足3米寬
重機過不去,只有拆基1號水門與平台護欄磚小城牆.
救災期間,看到警察指揮單車道交通,很辛苦,儘量不過水門.
空難結束後,無名工封閉警告牌又出現,無施工!
幾天後,2號水門關閉. 成功橋單車引道也剝離.
只有硬過引道,下成功橋時,與機汽車爭道!
再來2週不敢騎單車!上周搭公車路過成功橋,可以過,只是仍要與機汽車爭道!
原以為要增建跨河單車道,沒想到只是維修原本橋面與橋墩.
且是成功橋與三重橋都整修.整修方式更怪,橋墩與橋柱多加厚一層皮.
希望台北市政府,撥點錢, 挖深一點 緊急迫降河道,失事地點前後50-100米挖深10-20米,
那麼再有航機迫降,有機會全機人員平安!!!!!
如今,汐止往返南港,
1.由大同路切環東高架旁的機車引道,與高速機車爭路.可到捷運南港展覽館站.
2.由中興路切入基隆河-河濱單車道右岸.
2-1.)由三重路跨河引道
冒險出左岸 基一號門-經貿疏散門 到怪路 因為仍然封閉.可到捷運軟體園區站.
小心快速道路有很多汽車!看警戒百米外時速50公里汽車!
2015/0406:最新告示很可笑:基1門封閉請走基2門,換門框要換到0408.(那天4公里外的基2門已經不通)
(這1週都是晴天,沒施工,連水門滑軌旁的柱子空洞也只有一些鋼筋,未封水泥)
2-2.)由三重路跨河引道 下三重路.可以設法切入市民大道起點.
2-3.)冒險出左岸 基2號門-最新告示0407-0414封閉,誰知道它已經封閉很久,可到捷運昆陽站.
可能要抬車爬樓梯,或是由引道到成功橋,再與汽機車爭道!
2-4)出其它水門:成美橋/彩虹橋水門.
建議單車裝備:$全罩式安全帽+$滑雪手套+$重機防摔外(皮)衣+$雙後閃燈+$雙前燈
隨時準備接受撞擊與跳車
8月7日晚上颱風假, 5-6點就關水門讓東湖汐止間交通打結!
左岸留下2段共長百米漂流樹枝垃圾,左岸2號水門封閉到8月14日才打開,
讓要騎單車往昆陽捷運站,只有抬單車爬樓梯,或是在成功橋與機汽車搶快車道!!!!!
罔頁齋藥:
*汐止與南港間的基隆河腳踏車道-只有單車與機車爭慢車道
2015/0311施工單位回復:
1.因這個自行車道是租借的, 若高鐵要延伸的話就要還回去
2.大同路這端接到南港展覽館Ubike站跟河濱自行車道--<有在研究,但交通複雜...
3.自行車道無法接到南陽橋河濱自行車道真是悲劇..<因為要經富信飯店.對方不同意.
4.自行車道只到東方大鎮前就中止真是悲劇..<正在研究...
評論:
為了蓋一座跨河鋼骨大橋(俗稱:假捷運-便宜標案),
東方巴黎-集合社區之左右岸單車道與中興橋連接被切斷.
汐止最便宜的素食自助餐店也被迫關閉.
只有繞道 工建路,在樟樹國中後 繞道樟樹二路,
遇到高速公路繞回河濱單車道.
過江北二橋,還要再繞道 由新江北路,大同路二段,
遇到禮門街,轉回河濱單車道.過禮門抽水站.
*自東湖的南湖大橋頭往基隆河上游騎行,汐止段的河濱自行車道。
原本台北縣與經濟部水利署是計畫去年2007下半年通車的,但一再跳票。
延去年十一月又延今年過年前,拖到三月還是不通,各界幹譙連連,網上罵聲不絕。
主要關卡就是這座抽水站,車道兩向通到這,都被鐵欄杆擋住。
經過網友惡罵,去函河川水利局詢問,2008三月底四月初終於撤了欄路虎,白天開放。
評論:
鐵欄杆-網狀門,門鈕早已鏽爛,所以公告白天開放,等於全天開放,只是夜無路燈.
*97河濱腳踏車道路網圖 2008
地圖的東邊,內湖南港側,現在腳踏車道只有通到南湖大橋,
基隆河左岸右岸的0km現在是從那邊算起。
經貿疏散門(基1號疏散門)2008/7完工 基隆河左岸
基隆河是以朝向下游出海口的方向來分左、右岸,
台北市轄區的基隆河左岸腳踏車道起點,
位在南港軟體工業園區的經貿疏散門。
從經貿疏散門頭端到南湖大橋1公里的路段目前還在施工,
台北市政府說七月中旬會全部完工貫通,到時這個圍籬即會撤除。
評論:
沒想到2008年7月鋪好,6年後變成空難救災緊急道路!
2015年2月,單車道成功疏散門(基2號疏散門)就公告要封閉
也不知道為何,要封閉多久.
2015/3月空難救災完成,真的封閉,而且還封的很徹底:
水門不給過,成功路引道也封住,真狠!
因為左岸:
基1號門出去就是快速道路!
基2號門封住,跨橋引道也封-切斷基隆河單車道與捷運昆陽站連接!
再過去成美橋沒有引道.
也就是說:左右2-4公里無出口,只有抬單車上2-3層樓高的階梯!
台北現任市長不會騎單車,走天橋,路跑,
所以單車到,天橋都可以亂拆!?
2015/0404再跑去基2號門,終於公告封閉日期:0407-0414換水門框!
那麼2月至4月無故封閉單車道左岸,還不公告封多久,又是那招?
只知道 基1號門 封閉施工,好像只是恢復舊觀
也就是說:
吊車進不去,並沒有讓施工單位加大水門,與水門後平台護牆,
下次空難,還可以再表演拆水門與拆平台!?????
*北市將臺北市基隆河與景美溪河濱自行車道的兩端間,
即南港到木柵間東南山區的道路,與河濱自行車道串連,
規劃完成真正環繞臺北市,全長58.8公里-北市自行車環狀線。
評論:
連最單純的河濱自行車道,都柔腸寸斷,
與危險山區串聯有何用?
先作好河濱自行車道個跨河橋樑引到吧!
*2部吊車趕至現場,原計畫從G2疏散門進入,
發現道路太過狹窄因此改由G1進入,
但在過彎時發現車子可能會碰到護牆,當場指示將護牆打掉,
隨後另一台18輪吊車要進入,發現水門影響進出,
因此決定「救人第一,先把閘門拆掉,再請水利處補起來」。
當時他將想法告知現場指揮的鄧家基,鄧回應他必須加快,
並指示水利處準備沙包、快乾水泥以防萬一,最後動手拆除水門。
評論:
明明松山機場往北飛的飛機起飛失敗,只有迫降此處!
救災後卻不擴大G1水門,護牆也不擴大.
倒是三重橋下施工那麼久,
是準備建立攔漂流物網來阻止屍體漂太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