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病史,更應追病因
討論:
有人被問5次藥物史與家族史 而嫌煩,肯定非專業病人,沒有治不好慢性病!
許多病會被醫師誤診,開錯藥,應該擔心醫師問太少,開錯藥!
無病必須有好環境+好生活習慣+好醫藥!
多數病是變化環境讓身體來不及反應,
如:溫度驟降,熬夜不睡,吃下殘毒過多飲食.
如果
不知道遇冷要保暖&禁冰食,
不知道熬夜要拒絕肉/魚/蛋/奶/油炸物,
不知道吃太多肉/魚/蛋/奶/油炸物 必須吃多10倍蔬果+多運動流汗排毒
自然易生病!
醫師如果不知道疾病是您錯誤生活習慣引起,
再好醫藥也救不了您!
換肝換腎也無法排除肉/魚/蛋/奶 過多殘毒.
所以醫師如果還問到您錯誤生活習慣,有可能是好醫師!
如果他還教倒您正確生活習慣
您的慢性病可能有希望根治!
齋藥:
*病例不能用抄的 才須多次詢問 2011/1001聯合報
0929名人堂廖玉蕙專欄,提及陪同家屬住院期間,五度被不同人馬「調查」藥物史與家族史,
下結論說:拿同樣的問題不斷提問、試驗,罔顧病患心情與精力,無異於騷擾。
回想自己實習醫學生時,曾翻譯護理記錄,省下查問病史時間,推論幾個可能診斷,
隔天一早,睡眠不足被總醫師發現:病人五年前截肢、兩年前糖尿病,
你都不追問病人五年前有沒有驗過空腹血糖?也不追問家族史嗎?」
當總醫師那一年,主治醫師把病歷摔到我面前說:「總醫師是怎麼帶住院醫師的?
住院醫師的病歷,和實習醫學生抄的一樣。
實習醫學生問了藥物過敏引起胸悶,住院醫師可以不弄清楚,是胃食道逆流,還是心絞痛嗎?
每個住院醫師發把剪刀、一罐黏膠好了。
終於是一名主治醫師時,教學醫院評鑑基準規定,住院醫師訓練「應以實際病例訓練病歷寫作」,
雖然我知道護理師、實習生、住院醫師寫的病歷,肯定沒有我的完美,但是我必須遵守體制「規訓與懲罰」。
「時間暫停」(time out)制度要求,病人抵達開刀房,要查問開甚麼刀、開那裡;
進到手術檯,再問開甚麼刀、開那裡;下刀前在場所有人再各覆誦,開甚麼刀、開那裡。
主管官署應會重視廖教授的困擾,檢討醫院評鑑標準後,應會修訂:
病歷往後由主治醫師負責撰寫,住院醫師、實習醫學生
不得以學習為藉口,護理人員不得以護理專業自主為理由,反覆查問病史、騷擾病患。」
莫非這是一個,無力者痛苦地忍耐鎮壓而無力改變、
有權力的人痛苦地鎮壓別人而不敢改變的堪忍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