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黃羊川-以科技解決貧窮   1st更新2017/0403


簡評:
黃羊川?好奇怪之書名,
居然作者林光信出版此書還到台大演講!

當然最難得的是靠網路解決各地物資供需不平衡問題,
可以消滅貧窮,並創造新商機!

原來英業達公司在中國五大據點設立軟體研發中心,

英業達天津分公司之一工程師離職後到黃羊川住一陣子!
他讓分公司總經理知道中國有如此貧窮落後地方,

也讓溫世仁與林總推動起"千鄉萬才"大計畫!

千鄉萬才計劃網:網絡開發西部的典範,始於公益止於盈利
透過英業達公司與黃羊川高職的合作,

讓當地的居民,從學校開始,用網路也和世界接軌了!

 

e天下網站-溫世仁:消滅貧窮,就是最大的市場
位於甘肅河西走廊的黃羊川,在英業達的協助下架設網站,

讓這個貧窮的小山村靠著電子商務,2002年冬天就賣出3萬美元的農產品!
著有《西部開發十年可成》等暢銷書的英業達集團副董事長溫世仁,
期待在大陸西部複製「黃羊川經驗」,實現「以科技解決貧窮」的心願。

 

中國大陸蒼涼的河西走廊上,放眼望去,只有無盡的黃土及光禿的丘陵。
黃羊川位處甘肅河西走廊最東端的山村。
這個千百年來貧窮而靜止的小山村,近3年來發生了驚天動地的大事。

 

中國大陸國家級的貧困縣城古浪縣一所中學黃羊川職中,
在英業達幫助下有屬於自己網站http://www.yellowsheepriver.com。
3年來英業達完成70多個專案、600多個頁面,讓黃羊川經由網路連結至全世界。

 

黃羊川地區因為網路而走出貧窮,成為資訊地球村的一名新成員。
去年(2002)冬天,黃羊川靠著電子商務,就賣出3萬美元的農產品,成效裴然。


著有《西部開發十年可成》等暢銷書英業達集團副董事長溫世仁,對中國西部開發非常關注,
希望以黃羊川的成功為模式,規劃千鄉萬才計劃,期待在大陸西部複製1,000個黃羊川。
2003年6月溫世仁出版新作《中國經濟的未來》。

 

溫世仁在《e天下》專訪,深談以科技減少貧富差距、數位內容經營,
及未來世代閱讀習慣等層面

 

很多人以為我們只做些善行。想要解決中國最大問題:
貧窮8億農民。相當北美、西歐、日本國家人口總合!


經過3年多,我們確實是找到了。中國政府現在也朝著這個方向走。
這個方法不只能夠解決8億農民的問題,也許還可以推廣到全世界貧窮的角落。

解決中國農村貧窮問題,在科技上有幾個主要的方法:

1.以校領鄉。為學校拉上網路線、電腦設備,
派人訓練當地老師及學生使用,並能夠簡易地維護這些設備。


2.電子商務。讓學校成為電子商務中心,
讓鄉民能夠利用電子商務之便及學校老師的協助,
把他們以前賣不出去、也不知賣到哪裡去的農產品,藉由網路銷出去。

黃羊川2002年冬天就賣3萬美元農產品。
這對每戶平均收入一年只有300美元的他們,
一個村子突然多出這些錢,高興得要殺豬宰羊來慶祝。
這些錢是他們自己賺的,比我們給他們還有意義


3.五星級Motel(網路城鄉中心)。在黃羊川居民生活改善後,
蓋生活機能不錯旅館及會議中心,
讓外地有興趣了解黃羊川的人,跟當地居民之間有一個交流的平台。


改善貧窮方程式除以上步驟,還有改善農業、散居到聚居、改變經濟結構等重要作法,
這些在2、3年內改善黃羊川的貧窮問題。
中國大陸政府現在正採用這種方法,
打算在10年內解決以前無解的8億農民的貧窮問題。

消滅貧窮本身就是一個很大的商機!
10年前上海路邊窮得9個包子才賣6毛人民幣,台商能賺什麼錢?
10年來上海生活水平不斷改善、需求不斷提升之後,就顯得商機無窮。


黃羊川的網路城鄉中心,要怎麼樣才能吸引外地人去?


他們一定要找到自己核心戰場及特色。
黃羊川的主題特色就是:如果要知道如何解決貧富落差,就到黃羊川開會!
這樣才能實地看到、體驗到何為貧窮。

有些小鎮也重新呈現1,000年前的生活方式,這可以吸引觀光客。

台灣的貧窮問題沒有大陸那麼嚴重,很多山上的原住民部落,早就該遷村了

現在微利時代產品供過於求。全球還有80%人還沒進入工業社會。
如果讓他們脫離貧窮、增加需求,商機無窮。

如何教育所有的農民使用網路呢?


不必每個文盲都變成上網高手,只要這個農民帶農產品到鎮上學校,

讓會用網路的老師或學生把他的產品拍賣掉即可
如:只要有100個會講英文業務員,就可以養活有1萬個員工的貿易公司。

從黃羊川經驗看來,傳統農業可以跳過工業化階段直接進入資訊時代,
而這個好處是可以避免「工業化之惡」。
工業化之惡讓個人被迫切斷與原來家庭、社會、文化、道德的聯繫。
隻身來到大都市,最後學壞、道德淪喪。


黃羊川藉由資訊科技,農民不會被迫離開原來熟悉鄉土,
就地保持財富、留住人才、改善生活,完全沒人因此受傷!


英業達3-4月SARS疫情嚴重期間,差旅費省下NT$165萬元,
視訊通訊費用只增15萬。數位服務為我們帶來很大便利。


人們花在使用數位內容及數位服務的費用及時間愈來愈多,
而消費實體商品會愈來愈少。
如:小孩子能會花更多時間去遊樂場,消耗社會資源及成本比較少,
但所得到快樂並不少:這也是數位服務的好處。
以後的年輕人會愈來愈大量消費數位內容,而比較少消費實體產品。

 

媒體內容包括書本、雜誌、報紙、CD、電視、網路、廣播、甚至包括手機等等,
都要注意到未來如何將知識以適合的方式傳達給最終使用者,
不是將一切內容都「數位化」即可。


內容提供者要能分析,這些最終使用者都把時間、
注意力花在哪些媒體上,再去抓住他們的注意力。
現在年輕人愈來愈不愛看文章了。
他們的知識有很大的一部份來自電視和電腦,要捉住這種趨勢,

讓你要傳達的知識,能以多媒體方式呈現。
現在知識的傳達,如果只以純紙張的方式,會愈來愈難生存。

 

*武威古浪鎮的五星級黃羊川國際會議中心,因不堪長期虧損,
2015春天捐給當地政府後結束。
千鄉萬才科技公司在上海、南京和天津等地的分公司,一直營運良好,沒有影響

*千鄉萬才共有員工150~300人,除北京總部之外,在天津、蘭州、重慶有分公司。

*不敵現實 溫世仁千鄉萬才喊停 2014/1208

已故英業達副董事長溫世仁創辦的千鄉萬才科技公司,
甘肅將於明年春節前停止運作,所有員工遣散、資產結算,處理財務停損。
武威古浪鎮的五星級黃羊川國際會議中心,計畫將捐給當地政府。

讓大陸西部農村跨越工業時代直接進入資訊時代」的大型公益事業,暫時畫上句點。

溫世仁2001推出「千鄉萬才計畫」,以大陸甘肅黃羊川為範本,打算複製一千個鄉、
培養一萬名人才,希望透過網路實現大陸西部與世界的接軌。

2002年初,他創辦千鄉萬才科技公司,請大學同學林光信擔任總裁,
計畫包括以校領鄉、電子商務、改善農牧、建網路城鄉、促進散居到聚居、
發展服務業、遠端雇用和遠端服務七個步驟。

2003年底,溫世仁在台北辭世,林光信繼續進行其未竟的事業。
溫世仁過世時,資金只有到位720萬美元,
後來溫的家人投資近二千萬美元。
千鄉萬才也改成「百鄉千才一中心」,
林光信:沒有一個創業投資是一步到位。百鄉千才一中心
著眼於當時資源的可實行的目標。

為了推廣「千鄉萬才計畫」,林光信走訪甘肅、寧夏、青海、四川等西部省區,
由於資訊閉塞和交流不暢,很多當地人對外面的世界缺乏瞭解。
該公司還建成網路教育基地,最多的時候發展會員學校155所。

計畫一開始就不是一帆風順。溫世仁和林光信捐了很多電腦給西部貧窮地區的中小學,
有些學校根本沒網路甚至沒電,有些學校繳不起電費、網路費,使電腦閒置。
學校旁邊建立數位資訊中心,並通過當地政府支持建立真正的「網路新農村」,
也遇到許多阻礙。

林光信:西部落後不是沒有資源,而是缺少與整個經濟體系對接。
電子商務的用意在使西部資源與東部對接,加快西部發展。

甘肅省台辦官員:為了完成溫世仁遺願,各方都做很大努力,希望千鄉萬才能夠完成。
如在動漫館開辦夏令營活動,讓八至十四歲的學生藉由夏令營學習專業動漫製作,
為他們提供積極向上、安全健康的學習空間。

這位官員表示,從溫世仁開始幫助黃羊川,到後來黃羊川國際會議中心建成,
千鄉萬才公司的確帶動了地方經濟發展。
但終究不敵市場和虧損,想靠盈利做公益的計畫並未實現。

 

*千鄉萬才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國最大 專業的
網站製作、oa辦公系統、進銷存軟體、物流系統軟體、包裝機 銷售部門
港、澳、台商獨資經營企業,公司總部位於天津市,
擁有龐大的服務網點,高覆蓋、高效率的服務 獲得多家公司和機構的認可。
千鄉萬才科技有限公司-將以最專業的精神爲您提供安全、經濟、專業的服務。

 

*有林光信在,黃羊川就不孤單 30雜誌-今天就要的競爭力

一天只吃兩餐,59歲-千鄉萬才科技公司總裁林光信身型瘦長,
一眼望上去似乎只有40多歲,氣質像個文人雅士,不像企業家。

2003年底,原本和他一起實踐理想,企圖把中國的窮鄉僻壤
打造為網路城鄉-溫世仁驟然去逝後,林光信:面對現在局面很孤單。

雖然林光信早在1993年就來中國工作,當時大陸經濟還十分落後,
但初次看到黃羊川窮困還是讓他嚇一大跳。

當地學生只能在冬天喝冰冷生水配家裡帶來乾硬饃饃時,
他立刻請校長估算讓全校學生每天都喝得到熱開水的燃料費,
及每星期都可吃1次肉預算,立刻掏腰包每月捐3000元人民幣。
這就是他與黃羊川的開始。

每次到黃羊川,林光信都會找黃羊川職業中學老師胡萬龍,
一起到各村落的山區人家探視,實地查訪需要幫助的人家,
為老人家打氣,鼓勵老年人支持年輕人做自己的事。
幾乎每位村民都變成他的朋友,
年輕人常常透過電子信件往返向他抒發心得,
林光信因此擁有許多忘年之交。
胡萬龍:他會一直鼓勵到別人相信他為止,
很多人都因為他的行動力與感召力,努力去達成看起來不可能的事情。

談起林光信,住在山區的小學老師李興江對他感激得五體投地。

幾年前,李興江尚在念小學的二女兒忽然得了腦瘤,
夫妻倆為了愛女放下所有工作,把其他兩個孩子安頓在親戚家,
帶著原本要拿來蓋新房的存款到蘭州大醫院為女兒治病,
一年後存款全部告罄,可借的地方也都全部借遍,
醫師告訴這對父母,唯有進行腦部腫瘤摘除手術才能挽回女兒的命時,
這對夫妻商量後決定各賣一顆腎臟,換取女兒龐大的手術費用。
林光信輾轉聽到這個消息,立刻前去拜訪李興江,透過網路號召
其他各地善心人士一起捐助,在短期內籌到足夠的手術費。

雖然手術完成後,李興江的女兒還是過世了,
但是為了報答林光信的恩情,千鄉萬才公司後來在黃羊川推動
「西才東用」計畫,多虧了李興江走訪山區所有人家,
發動親朋好友一起來支持這項計畫,才得以順利進行。

儘管「得道多助」,但沒有溫世仁的「千鄉萬才」工程,畢竟日益舉步維艱。

溫世仁過世後,林光信面臨最大的挑戰是如何繼續堅持他和溫世仁當初的理想,
無論是資金的投入或者是計畫的方向,許多事是後來接手的人無法理解的。

全文請見紙本雜誌。

 

*斯人已逝 台灣著名企業家溫世仁的夢想仍在繼續2011/0804華夏經緯網

雪絨花,小而白,純又美。它們頑強地紮根在祁連山下,
每年夏天在黃土高坡上,開出純潔如雪的花朵。

台灣土生土長的林光信,從小就會唱著名的英文歌曲《雪絨花》,
但第一次見到這種花,還是在大陸國家級貧困縣-甘肅省古浪縣的黃羊川鎮。
雪絨花的堅韌與執著,讓他每次看到、想起,都會多一分把自己的同窗、
台灣著名企業家溫世仁在這片土地上開創的扶貧事業堅持下去的勇氣。

溫世仁撒手人寰後的八年間,儘管屢屢遭遇困境,但在黃羊川、在河西走廊,
來自寶島台灣的這股溫情從未消退,如同溫先生的姓名一樣,
溫暖著世人,滋潤著祖國西部貧瘠乾旱的土地。

黃羊川這個西北小得不能再小的小鎮,因溫世仁先生頗具理想主義的扶貧事業,
而為廣大兩岸同胞所知曉。
黃羊川 與 溫世仁 這兩個名字間搭起橋梁的,是一個叫彭海納的年輕人。

1999年10月,28歲彭海納辭去天津英業達公司工作,到黃羊川職業技術中學支教。
貧瘠和乾涸赤裸裸地顯現在面前,讓你難以直視。-
他至今難忘自己初到黃羊川的感受。

一年裏,彭海納走訪鎮上15村。寒假回天津,他在原來同事中發起捐款。
彭海納的牽線搭橋下,英業達天津公司捐電腦,培訓教師,接上網路,
黃羊川職業技術中學成為古浪縣第一個通過滑鼠和外界聯繫的學校。

英業達天津公司總經理林光信在2000年10月第一次走進黃羊川。
乾涸龜裂土地,稀疏莊稼。黃羊川職業中學學生靠吃饅頭配開水或麵湯果腹。
我頓時淚下,趕緊把太陽鏡戴上,掏錢讓學生們每週都能吃飽三頓帶肉塊的麵湯。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林光信:只有教會當地人利用互聯網,才能達到在西部發展經濟、徹底脫貧的目的。
數周後,他在黃羊川建立了一個電腦中心,並支援創辦了黃羊川網站。

當年底,林光信和時任英業達集團副董事長的溫世仁在大學同學畢業30年聚會上相遇。
聽了黃羊川故事後,溫世仁很激動,拍板決定“複製1000個黃羊川”大手筆。

之前,這位富有民族情懷的企業家已經花一年,在西北地區考察西部開發和脫貧問題,
發出“西部開發,十年可成”的豪言和“埋骨西部”的誓言。

2002年1月,溫世仁投資5000萬美元成立千鄉萬才科技(中國)公司,由林光信出任總裁。
“千鄉萬才”提出通過七大雄心勃勃的步驟,
以校領鄉、利用電子商務、改善農牧、網路城鄉中心、從散居到聚居,發展服務業、
遠距雇傭,推動西部由農業社會直接進入資訊社會,
企圖走出一條用網路科技改變西部貧困地區面貌的新路。

我們要把班上最後一名弄及格了,全班就會及格
溫世仁生前說:大陸基層4萬個鄉里挑西部最貧窮1000個鄉,
選擇1000所學校建立網路基地,5年內為西部培養1000萬個軟體人才。
如果這些鄉改變了,這4萬個鄉都可以改變,整個8億農民的問題就可以解決。

黃羊川,就是1000個鄉中的第一個樣板。

一扇通往外面世界的窗戶向鄉民打開,一座投資千萬元的五星級會議中心在鄉野拔地而起,
美麗的願景在黃沙漫漫中徐徐展開。
可是,2003年12月,溫世仁先生猝逝。黃羊川鎮大南衝村村支書:
乍聽到溫先生去世,村民們都不相信,
在感到惋惜悲痛的時候,也隱約覺得通往光明方向的夢破滅了。

一年多時間內,黃羊川經歷從大喜到大悲的跌宕起伏。
溫世仁走了,留下了許多疑問:已經投資建設的會議中心能否順利投入運營?
溫先生勾畫的“夢中家園”還有可能成真嗎?
由他發起,遍及西部9省2區1市的“千鄉萬才”計劃還能繼續下去嗎?

這不光是溫世仁,也是我們大家的夢

黃羊川國際會議中心坐落在黃羊川鎮好牧場路,路名是林光信起的,
年輕時他和溫世仁常唱起的那首“雪皚皚,山蒼蒼,祁連山下好牧場”的西北民謠。
大門外,步行不到5分鐘的大南衝村裏,散落著低矮的民房,窄窄的村道塵土飛揚;
大門內,石板路的盡頭是佔地60畝、綠蔭掩映下的高級飯店。
兩相對照,會議中心倣如荒漠中的海市蜃樓。

溫世仁逝世後,會議中心的建設有所停頓,最終靠溫氏家族捐款,在預定工期延遲一年多後完工。
但是建成後的高級飯店多數時間冷清,一年接待六七百人,去年飯店營收110萬元,支出420萬元,
這還不包括設備的損耗。

如果溫先生在的話,場面不是這樣子。
溫世仁在的話,至少能保證會議中心2/3客源。他走了,中心也失去了最賴以生存的人脈。
這幾年大家都在努力,希望能夠保留住溫先生留下的這個品牌。
但是企業終究需要盈利,自己都要垮了,怎麼去幫助別人脫貧?

溫世仁生前構想在黃羊川,設立第一個位於大陸最西部最貧窮地區的軟體園區,
通過遠程雇傭,將軟體代工中那些只要求掌握簡單的英語、基本的電腦操作的工作,
由當地的青年完成,實現就地致富。同時,將封閉落後的西部鄉村帶入資訊時代。

這一計劃,隨著他的去世幾近擱淺。
遠程雇傭的前提,是有人提供外包訂單。溫世仁走了,這個前提基本上就沒有了。

他剛去世的那段日子裏,我每天都在掙扎,
林光信坦承:“千鄉萬才”很大程度上要靠溫世仁的個人魅力感召。
他不在了,我們沒辦法做到那麼大手筆,只能用巧勁。

林光信和他的團隊選擇一條曲線實現“始於公益、止于盈利”的道路。
“始於公益、止于盈利”是溫世仁的提法,
以“利他精神”為主線,從公益出發,以利益養公益。

2004年6月,林光信把酒店業務從公司剝離出去,
整個戰略調整為以“千鄉萬才”為品牌,構建一個名為CISS跨網通
(“天羅地網”)的資訊交流平臺和數位中心。
他希望,在西部扶持50個有盈利的數位中心,牽引東西聯結項目,進而促進
“農業社會邁向網路城鄉七步驟”的實施。

如今,“天羅地網”已有一千多家客戶,今年還將與甘肅省農業廳合作,
把100多個鄉的2000多個合作社放在CISS平臺上,
讓農民能直接對外推銷蘭州百合、景泰彩椒等農特產品。

“我們千鄉萬才如果沒有要幫忙開發西部的使命,根本不會存在,
賺錢是必要的,但無論如何都不能忘記這一使命,”林光信強調說。

“西部開發,十年可成”,不光是溫世仁的夢,也是我的夢,是我們大家的夢想。

夢想並不消失,而是萌發出更多新苗

西部故事-電子公益平臺,許多學生作網頁,介紹家鄉,講述身邊故事。
西部故事-溫世仁之子溫泰均于2006年發起的1公益項目。
網站首頁:西部土地上,有千萬的孩子:伸出援手,他們就有平等的機會成才。

通過平臺,捐助人可以了解自己想捐助的學生情況,並直接匯款;
接受捐助的學生,需要在網站提交反饋。
目前學生發表故事3萬篇;128校9473學生,收到近400萬元助學資助;
平臺累計資助學校和學生約666萬元。

這一公益項目,均由千鄉萬才公司的會員學校負責開展。
千鄉萬才會員學校已達200個,明年有望達到300個。

作為第1所會員學校,黃羊川職中被賦予“以校領鄉”的功能。
職中的胡萬龍老師,被譽為“古浪網路商務第一人”。

源於2002年1天,胡萬龍看到自家種植蘑菇滯銷,嘗試網上發佈資訊。
3天後,詢價的電話打來了,半個月時間,3000斤蘑菇銷售一空。

網路也能做生意?越來越多的農戶找到胡萬龍,賣起洋芋、蠶豆、蟲草。
2002年,通過電子商務,黃羊川人完成網上交易30多萬元。

2004黃羊川職中成立了電子商務中心,專門發佈農產品供求資訊。
2010一棵樹村種800畝娃娃菜、蒜苗等蔬菜,其中200畝通過網路聯繫到銷路。

楊潁川家裏有上網電腦,很多客商是近年來通過網路認識。
黃羊川鎮至少有10個村在發展高原無公害蔬菜種植,面積已經有8000畝,
隨著種植規模的擴大,銷售更加離不開網路。

雖然時隔多年,但黃羊川鎮的鄉民,還會常常提起溫世仁這個“大善人”。
“網路城鄉”雖然沒有以溫世仁希望的“噴氣機”速度建立起來,
卻也在這個西部鄉鎮初現雛形。

溫世仁生前和林光信合著《告別貧窮-中國八億農民的出路》。
這本書的扉頁上,有這樣一段文字:
我們像一群孤獨的戰士,背負著似乎不可能的任務,行走在西部的草原和黃沙之中。

黃羊川人並不認為溫世仁是“孤獨的”。
我經常把溫先生帶領的我們這支團隊,比喻成是攻克貧困大山的鑽頭,
鑽頭打進眼,外面世界的光亮透進來,政府的力量和群眾的自發力量合起來,
就能把這個眼炸開,把大山挪開。

林光信把溫世仁形容為“一粒種子”,
“他的離去,並不意味消失,而是萌發出更多新苗。
黃羊川,在西部,百餘個黃羊川正在萌發。”

一位蘭州網友走訪黃羊川後,感動之餘在千鄉萬才的論壇上留下這樣的文字:
我的這些朋友們,還有千鄉萬才公司年輕的員工以及會員學校的師生們,
你們就是開發建設西部的‘新愚公’,將會譜寫出黃羊川和西部開發的新故事。”

雪絨花象徵著勇敢的精神,它的花語是“難忘的回憶”。
溫世仁的身後,是一批又一批的追夢人,
他們在西部的黃土地上撒下新種,發出新芽…

 

*黃羊川紀錄片一分鐘菁華版 2009/0310 YouTube

如果我們曾忘了怎麼生活
溫世仁:快樂是我們的權利,別人要讓你不快樂,都要先得到你的同意。
我們選擇黃羊川讓我們找到生活喜悅,

 

*千鄉萬才 告別貧窮:2004年1月號《遠見雜誌》第211期

林光信 & 溫世仁 台大電機30年的老同學。這3年來,
兩人最大的願望就是讓黃羊川這裡的孩子走出大山。

黃羊川的小孩最怕家裡說:沒錢了,不要上學了;
學生喝不起開水,只能喝生水;
老農、驢子、石磨,貧窮磨難,像驢子磨磨,幾世無力翻轉。

我問嚮導:這裡很苦吧?
嚮導:我的家鄉更苦,我們連驢子都沒有!我的眼淚只能往肚裡吞…

黃羊川這個窮鄉,最近出現www.yellowsheepriver.com網址,
2000/1120是黃羊川大日子。黃羊川職中有網址,告別貧窮的開始。

每次到黃羊川就流淚的溫世仁,都會自問人生的機遇為何如此大不同?

思索再三,因為真貧窮是缺乏知識,缺乏訊息,缺乏技術,
唯有消滅數碼落差,才能真正消滅貧窮。

為了讓大西部開發十年可成,溫世仁甚至親自飛到美國,
向未來學大師托佛勒Alvin Toffler請益。

托佛勒告訴他:你已經找到方法,網路城鄉就是讓中國告別貧窮的法門。

研究未來學的溫世仁:世界文明演進,從農業社會,到工業社會,到2000
第三波網路社會,也是中國八億靠天吃飯的貧農,百年難得一次的機遇。

唯有透過網路,世界才沒有貧富。透過網路,沒有距離,山鄉也不會自外於世界。

溫世仁既有夢想,又有策略,是難得有夢想的理想家

 

*2011第7屆溫世仁武俠小說大獎賽頒獎典禮,
 嘉賓:北京明日千鄉萬才公司總裁林光信.


*2011寧波智慧物流大會
 千鄉萬才榮膺最佳IT服務企業大獎


*溫世仁還撥用英業達集團的資金用於建設西部網站。

林光信在臺北完成大學學業後,去往美國獲得博士學位,
20年的時光裏,他擔任過工程師、研究員、經理人,並最終進入貝爾實驗室,
這個美國頂級科學家雲集之處,隨後他轉戰美國NYNEX。
事業成功之餘,娶了張鳳吟,拿到美國綠卡,哺育了兩個孩子。
直到有一天,鄧小平的中國開放言論吸引了他,
他離開美國,1993爲老友溫世仁的英業達集團在天津創立軟體中心。

溫世仁創建“千鄉萬才”公司並給予資金支援,林光信則負責起整個公司運營管理。
林光信創建黃羊川“互聯網村莊”,他將讓一千個小村莊成爲“黃羊川”;
裝備、運營與維護一個村莊的電腦中心需5萬美元,
意味著溫世仁隨後將提交5000萬美元,做爲一千個“互聯網村莊”的建設費用。

做爲點睛之筆,溫世仁還拿出額外4百萬美元,在黃羊川建起五星級度假村,
奢華程度堪比阿斯彭或是傑克遜·侯爾酒店。
唯一的區別是,這個度假村並非爲達官顯貴提供服務,
而是爲那些來自中國富饒東部城市的遊客提供服務,
讓其瞭解同胞的生存狀態,當然這也爲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們提供便利。
溫世仁一直致力於給這個度假村升級換代,這個會所裏擁有特殊聲學瓷磚
和高端視頻投影儀的會議室;擁有最新反波功能外帶健身房的泳池……
每個房間都有寬帶。

溫世仁動用自己關係,吸引一起對此感興趣的官方組織與工業集團加入這個專案,
他還一直鼓勵和資助林光信的專案。但突如其來地,2003他去世了。

爲老友悲痛萬分之余,林光信也陷入了麻煩中:
建設度假村的400萬資金,溫世仁只來得及付其中120萬。
林光信三個月軟磨硬泡後,2004溫世仁1兄弟同意拿出280萬美金,填補資金缺口。

溫世仁留下的第二份遺贈,便是計劃將互聯網力量帶到偏遠村莊的千鄉萬才公司。
8年前林光信的黃羊川之行,使得這個公司計劃背後所隱藏的策略發生了顯著變化。
互聯網可以更好地幫助甘肅的年輕人走出來。

他們將學習到進入工廠務工的必要知識,符合大城市大公司的需求。
勞動力外包到工廠帶來了經濟利益,
但在道德上,我們無法對這些孩子的將來負責。
他們來自鄉村,在大城市裏,他們不知怎麽處理錢,怎麽交新朋友,甚至不懂怎麽過馬路。

千鄉萬才的策略和之前正相反。
它仍然致力於幫助孩子離開被乾旱和過度使用下已精疲力竭的土地,
但它並非催促孩子加快腳步奔往富庶的東部卻影響務工家庭的幸福和其社會關係。
千鄉萬才開始嘗試利用互聯網在中國的西部城市裏創造出更多工作機會。

千鄉萬才的策略在於將那些已經在上海、杭州等繁榮發達的中國東部城市
日漸消亡的産業吸引到中國的西部。
千鄉萬才已在中國西部超過150所學校建立了專案,培訓學生使用電腦
(電腦均來自捐贈)和互聯網,這樣學生將有機會得到一份高科技工作或自行創業。

溫世仁的最後遺贈便是他那純粹徹底的慈善事業,
那個“發達西部,十年可成”的不可能的慈善夢想。
千鄉萬才公司將10%人力物力投入於West China Story(中國西部故事)的專案,
這個專案只有一個目標:讓偏遠山村的學生與世界溝通。

偏遠地區的初高中學生可以得到一個類似勤工儉學的機會。
其提供的金額(約1000元人民幣)基本能涵蓋學生每年學費與食宿費,
即便年成不好,他們也不至於失學。而他們的義務,便是寫博客。
他們必須對鄉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進行調查、記錄、說明,並將自己的研究報告
發佈在網路上,每年不得低於10次。

這種做法的初衷是提醒他們,他們用自己的方式在賺錢,而不是被施捨。
他們還能學習現代Web站點的設計技巧。此外,許多學生團隊精心製作的多頁站點-

關於在有持續陣風的西部地區建立風力渦輪機的前景,
關於寧夏黃河流域的灌溉系統歷史等等-其中一些已在國際高中“網路博覽會”上獲獎。

這些文章大家都可登錄WestChinaStory.com進行瞭解,文章均爲中文,
但學生們爲方便訪問者,在頁面上還設置了簡單的英文,
這當然也是他們培訓的一部分。

網站上許多照片都相當具有說服力,遠勝於語言(千鄉萬才贈給每所學校一台數碼相機,
學生們均可使用)。
2200名農村學生通過持續寫博客賺取了50萬美金,而這筆捐款主要來自臺灣、香港、
美國以及中國內地的商業捐贈。

張鳳吟舉家搬至城鎮裏小公寓,生活方式也完全改變,
但她對丈夫的每一個決定都愉快的予以理解與支援。
如今的任何事情她都將其視作是自己禱告所得到的回應,
當然包括丈夫決意離開IT領域,成爲一名全職慈善家。

溫世仁的去世,也讓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慈善的隊伍。在校舍裏裝配好電腦後,
志願者緊缺,學校更是歡迎能教授電腦或英語的精英們加入。
隨著數位中心的逐步建立,當地畢業生們也得以通過就業網站尋覓工作,
千鄉萬才公司也在尋覓外部投資者爲每個電腦中心的當地運營者們提供資金支援。

林光信夫婦通過“低成本理念”,讓我家在可調用資金的預算內貢獻出了一己之力:
我們“收養”一個學校,承擔起購買50頭豬、羊、犛牛的費用,
並將這些動物放養在學校附近的一個原野裏,而這個學校學生便有機會學習畜牧業之類的技能。
這樣一來,當地學生畢業後如沒能升入大學,至少也有一技傍身。

學校的運營管理成本也能從牧場的收益中得到回報。
通過“收養學校”,我們還大量採購書籍和雜誌幫助學校組建了校園圖書館,
還同時爲學校的水泵建立了維修基金。

林光信和張鳳吟的生活相當低調。
林光信依舊保持著騎單車上班的健康習慣,拉小提琴是他的業餘消遣,
而並非一擲千金去東南亞的某個度假村玩樂。

他和張鳳吟吃得簡單健康,而不稀罕成爲5星級酒店和餐廳的座上客。
你不會在專業期刊,新聞報道或者各種頒獎典禮上看到他的名字。
但他和張鳳吟卻永遠改變了我的人生,改變了我的家庭生活,
改變了數以千計的西北學生的未來。

張鳳吟臉上閃耀的光芒不是來自於昂貴的珠寶,而來自於她快樂的內心。
古老的猶太諺語:“滋潤人的,必得滋潤。”

我曾經領略過身邊這對夫婦的生活,而他們的生活也激勵我要活得有意義,
做真正有意義的事,而非追趕那些“今日猶在,明日消散”的一時風潮。

 

*黃羊川鎮:中國甘肅省武威市古浪縣東南部,
東接橫樑鄉、南為天祝藏族自治縣、西連18里堡鄉、西北臨定寧鎮、東北臨黃花灘鄉,
因有黃羊群聚吃草,故名黃羊川。

黃羊川位於祁連山下,地勢偏高,有兩山夾一川。
黃羊川鎮最東面的石門峽,海拔2360米。
2002英業達集團副董事長溫世仁曾力大開發黃羊川,並建立黃羊川國際會議中心。

黃羊川鎮下轄以下地區:

張家墩村,周家莊村,菜子口村,一棵樹村,尚家溝村,大南沖村,馬圈灘村,
小南沖村,石門山村,石城村,張家溝村,東窯村,西窯村,頭溝嶺村,
大台村,北岑溝村,井兒溝村,打拉水村,四道峴村,韭菜溝村和薛家水村。

 

*黃羊川:不說話的美學

觀看《黃羊川》,有驚歎,也有疑惑!

台北電影節官網,用47個字紀錄評審們
對於劉嵩執導的《黃羊川》獲得最佳紀錄片得獎理由:

這是一部電影美學構圖而整體製作完整的優質紀錄片,
導演以一個外來者的角度,紀錄黃羊川的農村生活。
...
《黃羊川》是一部構圖極其用心,敘事結構也大膽破除傳統框架的紀錄片,
「畫中有詩」是導演劉嵩追求的第一境界,避開語言的形容詞魔障,
努力實踐莊子齊物論中「大辯不言」的境界,也成就了電影畫面最成功的魅力所在。

用鏡頭創造想像,用鏡頭回答疑問,是劉嵩「不講話,觀眾就能明白」的第一個成就。
 
《黃羊川》從盲人樂師陳開友的背影展開,從整裝、束琴到調弦,...
觀眾看見了他的目盲,問號得到了紓解,再看著他坐在山頭彈著三弦琴,
聆聽著他用音樂訴說起他對土地的感情時,琴聲雖然依舊單調黯啞,
卻少了悲涼,映照高度美化的畫面,
回歸到盲人音樂家從悸動出發的創作動力,以及渴盼共鳴的心靈世界。

累積,則是紀錄片最大的能量來源。

《黃羊川》中有一條小河,前後出現了三回。
河面雖不寬,河水亦不湍急,但是依舊得搭橋才好行走過河,...
既而又有牧羊人驅趕著羊群過河,羊頭原本有些遲疑卻步,
但是羊族已簇擁而上,它也只能咬牙向前,
羊兒就是這樣順著人類的文明前行;

...一群學生穿起母親親手紮針縫製的棉鞋上學去,
穿過原野,度過河床,有橋就不再涉水,就不怕浸濕了織錦棉布鞋...

黃羊川位於中國西北的黃土高原上,
多數人其實很難清楚指認出其地理座標位置,聆聽陝北方言也極其吃力,
但是劉嵩從電影一開始就以滿山盡是羊吃草,羊兒依序過河床,
白羊、黃土、青山與藍天的顏色與圖案對比,都在訴說人羊一家親的「放牧人生」,

羊是人類的衣食父母,羊卻也靠著人的引領逐水草而居,
...也同時忠實呈現出牧人取羊毛的蠻橫與無情,
牧人取羊毛,一點都不溫柔,...猛捉羊毛,硬扯硬割,
只會嘜嘜叫的羊兒,無從抗爭,只能閃躲,但每一回拔毛,都讓你明白它身上的痛,

最後,你還看到一隻隻身上羊毛七零八落,硬被剝成癩痢頭似的斑斑點點半裸羊,
驚魂初定地回到草地上繼續低頭吃草,
...
拍攝者先有了心靈的悸動,才進而從技術面上找到了落實悸動的手法,

從《黃羊川》的圖像上,你看到了用技術雕琢美學的功力。

 

*那年,黃羊川有一個女孩2006/0823
...
靈魂那麼瘦當然躲得進電腦
可以跟爸爸保持連線嗎
透過墓碑

冰封的野草連綿是網路光纖……
比天堂更遠的地方養不養黃羊
雲低頭吃不吃我們種的小麥

...
親愛的媽媽
我已學會上網搜尋,在校園網吧
第一次我只鍵入兩個字:爸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雞音莊家Ge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